{}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也不断增多,这些建筑均涉及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细部做法多,施工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对许多建筑物地下室工程进行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细部处理不当原因造成的地下室渗漏较为居多。因此,把握好细部施工的关键环节,对于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主要原因 墙板施工缝构造处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墙板施工缝的施工不当是使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易出现渗漏的原因之一,虽然相关施工规范有着严格的施工工艺要求,但是在具体施工工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当施工或不合理施工顺序导致墙板施工缝出现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是:淤墙体在支模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工人操作不小心将杂物或污染物掉落在墙板施工缝的凹槽内,由于施工管理不当,没有及时清除杂物或污染物,或是虽用高压水冲洗,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颗粒较细的污染物滞留在凹槽内,形成薄层,这样一来便降低了墙板的抗渗能力。 {}于墙体在支模板的过程中,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在施工缝部位封口不严,导致在浇注墙体时,施工缝铺设的水泥砂浆漏浆严重,或是没有控制好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粗骨料集中沉淀在浇注的墙体下部,没有形成密实的混凝土。在墙板中留置阶梯、凹凸和预埋金属板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细部渗漏,例如:施工缝的台阶处混凝土不密实,或是表面凿毛处理不彻底,会形成隔离层。在凹凸形式施工缝的浇注过程中,当未达到拆模条件就急于拆模,会造成凹凸缝局部开裂、松动,形成渗漏点。在采用预埋金属板施工时,接头不焊接或是焊接质量未达到要求,或是搭接长度不够等原因均会造成细部渗漏。后浇带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最后在两侧主体结构浇注并达到一定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二次浇注,虽然随着高层、错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不断进步发展,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后浇带处理不当导致细部渗漏的现象还仍有出现。 {}二、防水涂料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两道。采用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卷材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1.5㎜厚。 1.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均应在地基及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 2.地下室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防水工程底部zui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0㎜,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3.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工艺及方法 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基层处理涂刷底层涂料涂布*1道涂膜防水层涂布面涂膜防水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进行下道工序卷材施工。 施工前应检查,基层要坚实具有一定强度,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染物。基层应干燥,含水率应少于9%为宜。 涂布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及细部后大面每层涂布方向应顺直。 {}C、卷材铺贴方法: ⑴、卷材及基层涂胶基本干燥后(手触不粘一般15~20min即可铺贴,此为满铺粘法搭接宽度100㎜,接茬错开250㎜。 ⑵、铺贴前,必须弹线(拉线)控制,地下室底板各桩间要提前计算好卷材尺寸,保证铺贴严实。并每隔1米对准标准线将卷材粘接一下,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把涂刷用力滚压一遍,以排除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排除空气后,用压辊沿粘接面用力滚压。 卷材搭接接缝及收头必须以**的接缝胶粘剂及密封膏进行处理。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即可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20细石砼,厚度50㎜,浇筑细石砼时不得损坏防水卷材层。 {}屋面防水工程 一屋面防水工程建筑用料及做法 1.现浇钢筋砼板 2.1:6水泥炉渣找坡2%,zui低处30㎜厚。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4.2㎜厚聚氨脂防水材料。 5.1.5㎜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6.30厚聚苯泡沫挤塑保温隔热板。 7.3㎜厚麻刀灰隔离层。 8.彩色水泥砖用25厚1:3水泥砂浆铺贴,缝宽3㎜,填砂扫净。 方法与技术措施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布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附加层法施工→三元乙丙卷材与基层涂**胶→晾胶→卷材铺贴收头粘接→卷材接头密封→蓄水试验→防水层验收→做保护层。 2.基层处理 找坡施工前,应先事先清理屋面上垃圾,预埋落水口、出水口,完成伸出屋面的所有管道,管边根部用细石砼分两次灌密实,以保证不发生漏水。